首页

女王踩踏小说网

时间:2025-05-24 16:16:29 作者:将门好女甘公荣接棒母亲龚全珍 当选全国道德模范 浏览量:22212

  中新网杭州5月4日电(记者 王逸飞)村民主演的水上实景表演、乡野音乐会、动漫嘉年华……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浙江各地乡村频频解锁“新技能”,用丰富的乡村新体验集聚起节日人气。

 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正为中国乡村振兴带来新活力。以浙江为例,去年其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.6亿人次,营业收入达471亿元(人民币,下同)。巨大的市场空间,令浙江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积极性不断提升。

下姜村的生态水景演出。淳安县委宣传部 供图

  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讲述下姜村发展故事的大型水景生态演出《梦开始的地方》,在杭州淳安县下姜村首演,吸引近千名游客和附近村民观看。这台实景演出,从灯光、音响人员到演员,全都是下姜村村民担任。

  过去几年,该村更多依靠山水风光吸引游客,并逐渐发展起民宿产业。村书记姜丽娟介绍,“我们希望通过村里所有人的努力,通过这台常态化演出,能带动更多人来到下姜、了解下姜,而且能够住在下姜。”

  不仅是创新形式展现自身特色,浙江许多乡村也在围绕当代年轻人喜好,推出多样化体验活动。

  在浙江长兴县小浦镇,一场乡村咖啡文化节汇聚了40多家咖啡品牌参加,为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视觉、味觉体验。活动首日就有5000余名游客前来品尝醇香咖啡,品味乡村风情。游客张先生称,“在银杏树下喝咖啡,感觉特别放松,很享受这种慢节奏的生活。”

径山的动漫嘉年华。径山镇 供图

  杭州余杭径山镇举办了动漫嘉年华,推出“奥特曼线下见面会”“宝可梦卡牌对战派对”“花海动漫音乐会”等活动,让游人在乡村“回到”童年;在余杭下陡门村,一场露营音乐会融合音乐、露营、立夏美食制作等,也吸引了不少城市青年参与。

  在浙江,越来越多乡村也在探索“农文旅”向“农文旅体”升级的融合发展路径。

  “五一”假期期间,2024磐安尖山·微型马拉松在浙江金华磐安县乌石村举行,共有700余名参赛者前来参赛。该村以赛事聚人气,配套举办非遗、市集活动,单日吸引游客1.8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近200万元。

 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认为,在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的持续实施下,浙江乡村通过盘活集体资源资产,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,通盘考虑村庄建设与产业经营,将生态资源与市场需求相结合,不断推动产业融合、产村融合、城乡融合,也就有了上述创新尝试。

  浙江各地乡村不断更新体验“菜单”,成效也在旅游数据上得到了体现。以杭州为例,据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,5月3日当天杭州各景区景点、重要文化场所共接待游客270.17万人次,其中乡村旅游共接待94.23万人次,占比近35%。(完)

【编辑:叶攀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不负好春光 浙中“春日经济”活力十足

2014年,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,丹江口人民为守护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”作出巨大贡献。近十年来,中线工程为北方地区累计输水超过600亿立方米,直接受益人口超1亿。

话金砖合作,习近平用典有深意

无论哪种技术路线,也无论哪种改良措施,因地制宜是关键,这条经验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适用的。我所工作的地方是白城镇赉。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反复试验论证和实践证明,种植水稻是改良苏打盐碱地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,并于1989年提出了“以稻治碱、以稻治涝、以稻致富”的盐碱地改良有效技术路线。

“职教高考” 怎么考怎么改

国外间谍目的性其实很明确,就是通过董某接触到党政机关内部重要、核心资料和数据。然后不断抬高价码,让董某把这些文件复印或者拍照给他。董某作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意识和保密意识淡薄,在明知对方境外背景身份的情况下,为了经济利益甘于被对方利用。

四川雅江山火起火原因初步查明:施工动火作业引发

茫崖市地广人稀城镇相距远,辖区内雅丹风蚀林、丹霞土林、沙漠盐滩、高山草原大面积分布,这些区域信号微弱或无信号,人烟稀少,昼夜温差大,极端气候多,野外“危险区域”“无人区”较多。如步行或驾车进入将面临难于预判的风险,开展救援困难。广大游客要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注重安全珍爱生命,克服盲目自信、麻痹大意思想,不得擅自离开国省道、乡村公路、旅游公路,深入危险区域开展探险旅游。

俄罗斯:洪灾持续 奥伦堡市水位刷新纪录

小兔子灯在指尖上下翻飞,很快成型。在南京云锦博物馆从事品牌工作的台湾青年何冠奕,发现彩灯制作与云锦织锦技艺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。“在台南读大学时,逛过当地的主题灯会。到南京后,发现秦淮灯会历史更悠久、规模更大。”在他看来,两岸文化同根同源,从花灯的美好寓意和对幸福生活的祈福中,两岸年轻人能找到很多文化共鸣之处。

相关资讯
人社部: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3%

五是铁路安全保持持续稳定,打造了世界上最安全的铁路系统。国铁集团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,推动由防止事故向超前防控风险转变,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全要素全过程管控。建立健全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部际联席会议、“双段长”、护路联防安全稳定工作机制,加强铁路安全环境综合治理,为铁路安全运行创造良好外部环境。加大安全投入力度,深化铁路安全基础建设,提升基础设施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,2012年以来,国家铁路直接用于保障安全生产的费用累计近万亿元。广泛运用地震预警、防灾减灾等先进技术,加快构建高可靠的现代化铁路安全保障体系,研发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,形成机车车载安全防护(6A)、工务检测监测(8M)、供电安全检测监测(6C)、车辆安全监测(5T)、动车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(PHM)、信号集中监测、通信综合网管等专业综合监测检测体系,建成了自然灾害、异物侵限、地震预警等防灾减灾系统,确保了铁路安全持续稳定。2012年以来,我国铁路安全进入较为稳定的历史时期,没有发生重、特大安全事故和造成旅客死亡的责任行车事故,2023年中国铁路交通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较2012年分别下降75%、79%,是世界上公认最安全的铁路。

热门资讯